論語第十三 子路篇之16
論語、「子路篇」藉著「子路問政」四字起頭,大略講述了孔子的從政生涯的起起伏伏,這應是「子路篇」的主軸。
「子路篇」共有三十段,孔子的從政過程在其中的「之15、之16、之18」三段,三段的先後次序「正巧」也是孔子從政時間的先後,相信應是編纂論語者的刻意安排。
孔子出身並不好,是個私生子,如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所言:「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」。由單親媽媽「顏徵在」扶養長大的孔子,身處弱勢,即便天資很好,也找不到好工作,如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所言:「孔子貧且賤」。對於這件事,孔子難免有所感歎,到了六十歲,年老的衛靈公無法任用孔子後,在子路篇之十、孔子說:「如果有人用我,一定可以大發」(原文見註一)。之後,衛靈公死,孫子衛出公即位,因為,「衛出公」的王位正當性有問題,所以有子路篇之三的「子路曰:『衛君待子而為政,子將奚先?』」,這一段對話是子路問孔子是否想替「衛出公」出力(衛君指的是「衛出公」),孔子的回答是否定的,可見孔子雖然想施展政治理念,但卻沒有饑不擇食(今天的政客們又如何呢?)。
孔子到了35歲,魯昭公25年、西元前517年,終於有機會和齊景公對話,這在論語第十二、顏淵篇裡。可惜因為齊景公臣下晏嬰的忌妒排擠,只好離開齊國。
直到魯定公十年、西元前500年,孔子51歲時才得到魯定公重用,魯定公問政於孔子在「子路篇之15」(原文見註二)。可惜好景不長,孔子在魯定公十四年、西元前496年因政爭離開魯國,開始了十四年的「周遊列國」流浪之旅,直到魯哀公14年、西元前481年,孔子68歲時返回魯國。
在「周遊列國」這個漫長顛沛的旅程後期, 孔子的人氣又回升,在「子路篇之16」(原文見註三)、「子路篇之18」(原文見註四)都有「葉ㄕㄜˋ公」來請教孔子政治方面的問題,這「葉公」是何許人也?
「葉公」姓沈名高,是楚國名臣沈尹戌之子,封在「葉ㄕㄜˋ」,所以稱為「葉公」。「葉公」的著名事蹟是在「楚惠王二年、西元前487年」挽救了楚惠王(原文見註五)。「葉公」問政於孔子大約也在此時,這一年孔子62歲。「葉公」在述而篇也出現過,「葉公」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沒回答,孔子知道後埋怨:「你應該告訴他,我『不知老之將至』」(原文見註六),可見,「葉公」是在孔子老年時的人物。
「子路篇」講的是「孔子的從政生涯」,合理嗎?
論語壞好乎目錄:論語、目錄
「註一」孔子到了六十歲(或六十一歲?),衛靈公不用孔子後,孔子仍有所感歎,原文見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及論語第十三、子路篇之十:
子曰:「苟有用我者。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」
「註二」伍子胥靠吳王闔廬報了楚平王殺父兄之仇後,來到魯定公十年、西元前500年,史記66、伍子胥列傳記載著:「孔子相魯」,在之後的五年,齊景公死,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之言而伐齊,獲得大勝。太史公司馬遷在伍子胥列傳裡的記載:「孔子相魯」,自有其意義,其一是「齊景公」:「齊景公」差一點成為孔子的老板(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),其二是在伍子胥列傳中有:「越王句踐用子貢之謀」,事實上,子貢是孔子派去挽救魯國的,其結果是史記卷67、仲尼弟子列傳所記:「故子貢一出,存魯,亂齊,破吳,彊晉而霸越。子貢一使,使勢相破,十年之中,五國各有變」,這種種都指出了孔子曾經替魯定公工作(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),大約也在魯定公十年、西元前500年、孔子51歲左右,因而魯定公問孔子話,也在這個時期,原文見論語第十三、子路篇之15:
定公問:「一言而可以興邦,有諸?」孔子對曰:「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『為君難,為臣不易。』如知為君之難也,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?」曰:「一 言而喪邦,有諸?」孔子對曰:「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『予無樂乎為君,唯其言而莫予違也。』如其善而莫之違也,不亦善乎?如不善而莫之違也,不 幾乎一言而喪邦乎?」
葉公問政。子曰:「近者說,遠者來。」
葉公語孔子曰:「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證之。」孔子曰:「吾黨之直者異於是。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」
伍子胥初所與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勝者,在於吳。吳王夫差之時,楚惠王欲召勝歸楚。葉公諫曰:「勝好勇而陰求死士,殆有私乎!」惠王不聽。遂召勝,使居楚之邊邑鄢,號為白公。白公歸楚三年而吳誅子胥。
白公勝既歸楚,怨鄭之殺其父,乃陰養死士求報鄭。歸楚五年,請伐鄭,楚令尹子西許之。兵未發而晉伐鄭,鄭請救於楚。楚使子西往救,與盟而還。白公勝怒曰: 「非鄭之仇,乃子西也。」勝自礪劍,人問曰:「何以為?」勝曰:「欲以殺子西。」子西聞之,笑曰:「勝如卵耳,何能為也。」
其後四歲,白公勝與石乞襲殺楚令尹子西、司馬子綦於朝。石乞曰:「不殺王,不可。」乃劫(之)王如高府。石乞從者屈固負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宮。葉公聞白公為亂,率其國人攻白公。白公之徒敗,亡走山中,自殺。而虜石乞,而問白公尸處,不言將亨。石乞曰:「事成為卿,不成而亨,固其職也。」終不肯告其尸處。遂亨石乞,而求惠王復立之。
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
孔子的從政生涯(論語第十三、子路篇之16):2014-06-27星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