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武學成歸國升官發財丶李陵流亡海外全家被殺

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

蘇武是蘇建的兒子,李陵是李廣的孫子, 但是,在匈奴19年的蘇武日後學成歸國升官發財丶李陵全家被殺流亡海外20年「 註五」。為什麼會這樣?政治丶 政治丶 就是政治! 

「但使龍城飛將在、不教胡馬渡陰山」丶「誤認大石為老虎,一箭下去,箭鏃穿入石中」講得都是漢朝名將李廣,李廣出身見「註六」,原文見史記卷109、李將軍列傳:

廣居右北平,匈奴聞之,號曰「漢之飛將軍」,避之數歲,不敢入右北平。

廣出獵,見草中石,以為虎而射之,中石沒鏃,視之石也。因復更射之,終不能復入石矣。廣所居郡聞有虎,嘗自射之。及居右北平射虎,虎騰傷廣,廣亦竟射殺之。

身為龍城飛將李廣之後的李陵,自然也是十分神勇,天漢二年丶西元前99年,漢武帝寵愛的李夫人兄李廣利出擊匈奴,李陵跟著去,李陵以五千步兵打匈奴八萬人,連打八天,殺敵萬人、死傷過半的李陵得不到擁有三萬鐵騎的李廣利支援,只得投降,原文見史記卷109、李將軍列傳:

數歲,天漢二年秋,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,而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餘里,欲以分匈奴兵,毋令專走貳師也。陵既至期 還,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。陵軍五千人,兵矢既盡,士死者過半,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。且引且戰,連鬬八日,還未到居延百餘里,匈奴遮狹絕道,陵食乏而救兵不到,虜急擊招降陵。陵曰:「無面目報陛下。」遂降匈奴。其兵盡沒,餘亡散得歸漢者四百餘人。

漢武帝派人到匈奴打探,竟回報李陵已在匈奴娶妻,富貴無比,又訓練匈奴軍隊,完全背叛漢朝,因此漢武帝就殺了李陵老媽、妻子及全族的人。 其實,李陵並未如此,而是漢武帝派去的公孫敖回來謊報(公孫敖為何隨便報報,詳見「註二」),漢武帝將錯就錯地就下令殺了李陵全家人(武帝要誅滅各外戚背後的武將,李陵屬於衛派)。真相是,訓練匈奴軍隊的是「李緒」,李陵之後更因此而刺殺了 李緒。李陵是在漢武帝殺了他的家人後,才接受單于婚配的洋女人。原文見漢書、李廣蘇建傳:

在匈奴歲餘,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。敖軍無功還,曰:「捕得生口,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,故臣無所得。」上聞,於是族陵家,母弟妻子皆伏誅。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。其後,漢遣使使匈奴,陵謂使者曰:「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,以亡救而敗,何負於漢而誅吾家?」使者曰:「漢聞李少卿教匈 奴為兵。」陵曰:「乃李緒,非我也。」李緒本漢塞外都尉,居奚侯城,匈奴攻之,緒降,而單于客遇緒,常坐陵上。陵痛其家以李緒而誅,使人刺殺緒。

單于壯陵,以女妻之,立為右校王,衛律為丁靈王,皆貴用事。衛律者,父本長水胡人。

上一段說「 漢武帝將錯就錯地就下令殺了李陵全家人」拿來對比蘇建,就十分明顯。蘇武是蘇建的兒子, 蘇建曾跟著衛青打匈奴,蘇建有三個兒子蘇嘉丶蘇武丶蘇賢,老二蘇武最為出色有名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蘇建,杜陵人也。以校尉從大將軍青擊匈奴,封平陵侯。…。有三子:嘉為奉車都尉,賢為騎都尉,中子武最知名。

元朔六年,西元前123年,蘇建跟著衛青出擊匈奴,他和翕侯趙信合軍三千多騎兵,打敗了。原本就是外國人的趙信帶著八百餘騎奔降匈奴單于。失去了大軍的蘇建竟然好意思自己一人活著逃回衛青那兒。衛青也很難辦,他很聰明地以「人臣不敢專權」的名義,把這事兒推到武帝身上。回到京城,竟然因為「是歲失兩將軍」這個籍口,不殺蘇建。原文見 漢書卷55、衛青霍去病傳傳第25:

明年春,大將軍青出定襄,…,翕侯趙信為前將軍,衛尉蘇建為右將軍,…,咸屬大將軍,斬首數千級而還。…。蘇建、趙信并軍三千餘騎,獨逢單于兵,與戰一日餘,漢兵且盡。信故胡人,降為翕侯,見急,匈奴誘之,遂將其餘騎可八百奔降單于。蘇建盡亡其軍,獨以身得亡去,自歸青。…青曰:「青幸得以胏附待罪行間,不患無威,而霸說我以明威…為人臣不敢專權,不亦可乎?」軍吏皆曰「善」。遂囚建行在所。…

是歲失兩將軍,亡翕侯,功不多,故青不益封。蘇建至,上弗誅,贖為庶人。

ㄟ!這是什麼跟什麼?「是歲失兩將軍」就是蘇建丶趙信這兩個率領三千多騎兵的笨蛋,不但吃了敗仗,趙信還帶兵投靠,蘇建則臉皮厚厚的自己一人活著逃回來。比起以五千步兵打匈奴八萬人,連打八天,殺敵萬人、死傷過半丶得不到支援,只得投降的李陵,蘇建早就該被千刀萬剮丶族戮全家。果真如此,就不會有日後的蘇武在匈奴19年及漢書 李廣蘇建傳了。為什麼蘇建可以不死,就是因為他不是當時34歲的漢武帝的首要敵人,漢武帝的敵人是外戚身後的武將,對這種無黨無派的小嘍囉蘇建,反倒是可以留著,作為制衡外戚的力量。

蘇建僥倖不死,不知是否因果報應, 蘇建最為出色有名的二子蘇武命很差, 天漢元年丶西元前100年丶 漢武帝57歲時出使匈奴,已經要回國了,竟然因為手下張勝捲入匈奴內鬥,就這樣被留滯在匈奴19年,其實這種被留滯的情形在當時經常發生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,…。方欲發使送武等,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。…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,私候勝曰:「…」張勝許之,以貨物與常。… 虞常等七十餘人欲發,其一人夜亡,告之。…。…武曰:「事如此,此必及我。見犯乃死,重負國。」欲自殺,..引佩刀自刺。衛律驚,自抱持武,…。單于壯其節,…,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,使牧羝…。

李陵在蘇武牧羊北海之後一年投降匈奴,曾經去看過蘇武,難兄難弟,海外相見,夫復何言,臨走,李陵偷偷叫他的洋老婆送了蘇武牛羊數十頭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初,武與李陵俱為侍中,武使匈奴明年,陵降,不敢求武。久之,單于使陵至海上,為武置酒設樂,…因泣下霑衿,與武決去。

陵惡自賜武,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。

李陵在匈奴二十餘年,元平元年病死。 其間漢朝曾經派任立政到匈奴去找他回國, 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昭帝立,大將軍霍光、左將軍上官桀輔政,素與陵善,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。….陵曰:「丈夫不能再辱。」陵在匈奴二十餘年,元平元年病死。

李陵的一家如此不幸,不是意外丶是必然….

李陵的祖父李廣,在文帝時從軍,如此神勇,升不上去倒沒事,就是官小了點,但是,不幸的李廣在景帝時遇上七國之亂,跟著周亞夫打擊吳王劉濞,首先攻上城門奪下軍旗, 有了軍功,卻沒做到什麼大官,原因有二,一是李廣是平民老百姓出身,不若衛青是漢武帝竉愛的衛子夫同母異父弟、有裙帶關係,李廣只得自己一刀一槍幹,自然升不了什麼大官;二是李廣在七國之亂時升為將軍是由梁孝王提拔的,不幸的是梁孝王和老哥景帝、景帝老媽竇太后三人之間有極大的矛盾(這矛盾就是景帝帝位的繼承,所以漢武帝也承接了對李廣的敵意)。 李廣由梁孝王提拔為將軍 ,跟錯了老板,當然得不到梁孝王老哥景帝的提拔, 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,用善騎射,殺首虜多,為漢中郎。

景帝即位,為騎郎將。吳楚反時,為驍騎都尉,從太尉亞夫戰昌邑下,顯名。以梁王授廣將軍印,故還,賞不行。

到了漢武帝手裡,要打匈奴,只好再用李廣,但也不怎麼升他。逐漸,李廣也老了,但仍想著靠打匈奴「老來發」,漢武帝根本看不起李廣,原本不想給他去,最後,元狩四年 丶西元前119年,被李廣天天唸的武帝受不了,就讓老李廣當衛青下屬丶出征。一生不順的李廣在漢武帝密令衛青不要給他機會情況下,跟著出兵,另一方面,衛青也想讓自己的老朋友及救命恩人公孫敖立功,結果衛青就叫人送信給李廣:「到軍部報到」,李廣一火大,自己出擊,不幸迷路,衛青、公孫敖大軍和單于打了一仗,也沒抓到單于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元狩四年,大將軍票騎將軍大擊匈奴,廣數自請行。上以為老,不許;良久乃許之,以為前將軍。

… 大將軍陰受上指,以為李廣數奇,毋令當單于,恐不得所欲。是時公孫敖新失侯,為中將軍,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,故徙廣。廣知之,固辭。大將軍弗聽,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,曰:「急詣部,如書。」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,意象慍怒而就部,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。惑失道,後大將軍。

李廣迷路後,橫越大漠,終於回到軍中,衛青就把沒抓到單于的責任推到李廣頭上,找了個年輕小伙子去問罪李廣「迷路的詳情」,一方面是要上報漢武帝,另方面是侮辱李廣,李廣受不了這悶氣,說了句:「都是我的責任,和屬下無關」,就割喉自殺了。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大將軍與單于接戰,單于遁走,弗能得而還。南絕幕,乃遇兩將軍。廣已見大將軍,還入軍。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,因問廣、食其失道狀,曰:「青欲上書報天子失軍曲折。」廣未對。大將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。廣曰:「諸校尉亡罪,乃我自失道。吾今自上簿。」

至莫府,謂其麾下曰:「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,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,而大將軍徙廣部行回遠,又迷失道,豈非天哉!且廣年六十餘,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矣!」遂引刀自剄。百姓聞之,知與不知,老壯皆為垂泣。

李廣的三個兒子李當戶、李椒、李敢,李當戶、李椒比李廣早死,李當戶死時,老婆懷著日後鼎鼎有名的李陵。李廣死後一年, 元狩四年 丶西元前118年,當到行政院長的堂弟李蔡被檢舉偷景帝陵墓旁的土地(真是好笑,李蔡有這種膽子嗎?),李蔡只好自殺。李敢曾經奪匈奴左賢王旗鼓,賜爵關內侯。 元狩六年 丶西元前117年(資治通鑑卷20丶漢紀12)神勇的李敢怨恨衛青害死老爸李廣,有一天找上衛青單挑,打了衛青一頓,衛青心中有愧,只好摸摸鼻子,不敢聲張,偷偷地叫外娚霍去病趁著漢武帝打獵時殺了李敢,漢武帝睜眼說瞎話,以「李敢被鹿撞死」結案,霍去病則在下一年現世報無緣無故病死。 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廣三子,曰當戶、椒、敢,皆為郎。上與韓嫣戲,嫣少不遜,當戶擊嫣,嫣走,於是上以為能。當戶蚤死,乃拜椒為代郡太守,皆先廣死。廣死軍中時,敢從票騎將軍。廣死明年,李蔡以丞相坐詔賜冢地陽陵當得二十畝,蔡盜取三頃,頗賣得四十餘萬,又盜取神道外壖地一畝葬其中,當下獄,自殺。敢以校尉從票騎將軍擊胡左賢王,力戰,奪左賢王旗鼓,斬首多,賜爵關內侯,食邑二百戶,代廣為郎中令。頃之,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,乃擊傷大將軍,大將軍匿諱之。居無何,敢從上雍,至甘泉宮獵,票騎將軍去病怨敢傷青,射殺敢。去病時方貴幸,上為諱,云鹿觸殺之。居歲餘,去病死。

至此,李廣、李廣堂弟李蔡、李廣所有的兒子都死了,這不是偶然,而是李廣跟錯了老板梁孝王,而漢武帝承續著「叔叔梁孝王和老哥景帝、景帝老媽竇太后三人之間的矛盾」,造成李廣及其家人的不幸。

更糟的是,李敢的女兒成了漢武帝急欲去之的太子劉據的小三,李敢的兒子李禹十分勇猛,也受到太子劉據重用, 李廣一家不但被歸屬為武帝即位後最恨的「竇派」, 而李廣的孫女、孫子李禹又成了太子劉據一黨,是武帝垂老時必去之而後快的「衛派」。 埋下了漢武帝對李廣一家的殺機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敢有女為太子中人,愛幸。敢男禹有寵於太子,然好利,亦有勇。嘗與侍中貴人飲,侵陵之,莫敢應。後愬之上,上召禹,使刺虎,縣下圈中,未至地,有詔引出之。禹從落中以劍斫絕纍,欲刺虎。上壯之,遂救止焉。

李廣一家人丁凋零,男丁只剩早死的李當戶的遺腹子李陵及李敢的兒子李禹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而當戶有遺腹子陵

李陵一降匈奴,李廣全族男丁只剩李禹一人,不幸,又有人告李禹想要逃到匈奴投靠李陵,因此就入獄後酷刑而死。 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而當戶有遺腹子陵,將兵擊胡,兵敗,降匈奴。後人告禹謀欲亡從陵,下吏死。

為什麼「李廣全族都得死光」?

這問題的答案仍得回到政治上面,不幸的李廣和其家族被打為竇派丶衛派,漢武帝為了替幼子劉弗陵即位,必須掃除障礙,所以怎麼也饒不過他們這些外戚背後的武將。

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說話,受了宮刑,被漢武帝割了小雞雞,內心怨恨,可想而知,李廣是個小官,重要性不該大到有個「李將軍列傳」,也不值得司馬遷替李廣大肆吹噓其武功,司馬遷藉著「史記卷109、李將軍列傳」把自己替李陵說話的來龍去脈寫清楚,如果再和漢武帝、梁孝王、景帝、三人之間的矛盾及漢武帝要廢除的太子劉據一黨對照著看,就可看到漢武帝誅殺李廣全家(連李廣堂弟李蔡都逼死!)及宮刑司馬遷的真相。史記卷109、李將軍列傳是司馬遷替自己寫的!

另一方面,「蘇武牧羊北海」是種忠貞不二的表現,為什麼史記沒記載?原因很簡單,蘇武是在昭帝元始六年、西元前82年才回家,而司馬遷在漢武帝征和三年、西元前90年已經死了,所以,司馬遷在世時,蘇武是個投降匈奴的叛國賊,原文見漢書、李廣蘇建傳:

武以元始六年春至京師。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,拜為典屬國,秩中二千石,賜錢二百萬,公田二頃,宅一區。

天漢二年丶西元前99年丶 漢武帝58歲時李陵在蘇武被匈奴扣留後的一年投降匈奴,不幸的是,之後李陵全家被殺,李陵就回不了漢朝了,而蘇武回家後,李陵曾經寫信告訴回到漢朝的蘇武,他的混血兒子蘇通國在匈奴一切安好,原文見文選、答蘇武書:

足下胤子無恙,勿以為念。努力自愛,時因北風,複惠德音。李陵頓首。

班固的漢書為何將李廣丶蘇建共列一傳?

司馬遷的史記中有「李將軍列傳」,李廣和蘇建一樣,只是個小角色,司馬遷不必特別替李廣寫「李將軍列傳」,司馬遷並沒有替蘇建寫傳,只將其列於衛將軍驃騎列傳「註一」。到了漢書,因為蘇建的兒子蘇武在匈奴被滯留19年後,回到漢朝「註二」(司馬遷已經死了),又有官作丶又有錢拿,李廣的兒子李陵力戰無後援兵敗投降匈奴,準備伺機而動,卻立刻被武帝殺全家(族), 因而班固的漢書將李廣丶蘇建共列一傳,表示班固了解司馬遷寫「李將軍列傳」的本意:「 李陵丶蘇武兩人結果相差太遠, 完全因為李廣政治不正確,是武帝的眼中釘,太不公平,不平則鳴」,因此, 班固的漢書將李廣丶蘇建共列一傳,以「蘇武學成歸國升官發財丶李陵流亡海外全家被殺」這反差突顯政治的可怕。

「註一」司馬遷並沒有替蘇建寫傳並不是司馬遷不清楚蘇建,由下原文「 太史公曰:蘇建語余曰」可見兩人頗有些交情。史記卷111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51

太史公曰:蘇建語余曰:「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,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,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,勉之哉。大將軍謝曰:『自魏其、武安之厚賓客,天子常切齒。彼親附士大夫,招賢絀不肖者,人主之柄也。人臣奉法遵職而已,何與招士!』」驃騎亦放此意,其為將如此。

「註二」蘇武在漢昭帝始元六年丶西元前81年回到漢朝,見 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武以元始六年春至京師。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,拜為典屬國,秩中二千石,賜錢二百萬,公田二頃,宅一區。

「註三」在史記爆料中有 「蘇武可以生個混血兒、李陵不能娶個老外」及「 沒裙帶、升不上 跟錯老板、死於非命」二文。

「註四」 公孫敖為何隨便報報「李陵已在匈奴娶妻, 富貴無比,又訓練匈奴軍隊,完全背叛漢朝」,除了自己能塘塞過關之外,李陵之祖父李廣曾被歸類為武帝祖母竇太后一派「竇派」,當年竇太后之女長公主因為衛青姊衛子夫懷了武帝紀的寫真龍胎,而自己的女兒阿嬌陳皇后卻久婚不孕,曾經將公孫敖好友衛青打入大牢,靠公孫敖劫獄,衛青才撿回一命,因此公孫敖對「竇派」深具敵意。公孫敖事蹟詳見「救衛青一命吃香喝辣半生丶公孫敖詐死武帝殺他一家」。

「註五」蘇武在武帝天漢元年丶西元前100年出使匈奴時捲入王室內亂被滯留,天漢二年丶西元前99年李陵以五千步兵打匈奴八萬人,連打八天得不到支援,殺敵萬人、死傷過半的李陵只得投降, 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武字子卿。天漢元年,武帝..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…厚輅單于。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。單于怒。…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。

天漢二年,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,…陵..步兵五千人…單于..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。…陵曰:「無面目報陛下!」遂降。陵在匈奴二十餘年,元平元年病死。

「註六」 李廣是秦朝李信之後,在武帝時算是個老將,因為他很早在文帝時就建立軍功,可惜因為戰爭不多,只好陪皇帝打打獵丶殺獅子老虎解悶,殺獅子老虎算不上軍功,升不上去,文帝曾經感嘆:「 可惜李廣生不逢時,如果在漢高祖之時,早就是萬戶侯了」,原文見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:

李廣,隴西成紀人也。其先曰李信,秦時為將,逐得燕太子丹者也。廣世世受射。孝文十四年,匈奴大入蕭關,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,用善射,殺首虜多,為郎,騎常侍。數從射獵,格殺猛獸,文帝曰:「惜廣不逢時,令當高祖世,萬戶侯豈足道哉!」

「註七」李陵大戰匈奴各版本:

司馬遷報任安書應該是其訪談逃回國的四百餘人的結論,滴滴血淚。

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和資治通鑑卷22丶漢紀第14的文字約略相同,應該是資治通鑑抄漢書的。內容詳細,應該是李陵大戰匈奴的全貌,其中尤其以被匈奴俘虜的管敢告密一節最為勁爆, 軍中有關東群盜妻子徙邊者隨軍也是一絕。

文選、李陵、答蘇武書,四字一節的連句「 創病皆起,舉刃指虜,胡馬奔走。兵盡矢窮,人無尺鐵,徒首奮呼,爭為先登」,讀來氣勢磅薄, 「天地為陵震怒,戰士為陵飲血」兩句可謂之「壯」, 最終的「而賊臣教之,遂使複戰,故陵不免耳」賊臣兩字呼應漢書「管敢告密」一節,可見的確是壓跨李陵的最後一根稻草,令人扼捥。

雖然四種版本各有所長, 文選「壯」丶漢書丶資治通鑑「詳」丶報任安書「悲」,但是仍然覺得「司馬遷報任安書」具有獨特性,因為李陵事件是漢武帝安排接班人政治鬥爭的一環,司馬遷不畏皇權,如實記錄,無人能及。各版本原文如下。

司馬遷報任安書:

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,深踐戎馬之地,足曆王庭,垂餌虎口,橫挑強胡,昂億萬之師,與單于連戰十餘日,所殺過當。虜救死扶傷不給,旃裘之君長鹹震怖,乃悉征左右賢王,舉引弓之民,一國共攻而圍之。轉鬥千里,矢盡道窮,救兵不至,士卒死傷如積。然李陵一呼勞軍,士無不起,躬流涕,沫血飲泣,張空弮,冒白刃,北首爭死敵。

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(資治通鑑卷22丶漢紀第14的文字約略相同)

陵至浚稽山,與單于相直,騎可三萬圍陵軍。軍居兩山間,以大車為營。陵引士出營外為陳,前行持戟盾,後行持弓弩,令曰:「聞鼓聲而縱,聞金聲而止。」虜見漢軍少,直前就營。陵搏戰攻之,千弩俱發,應弦而倒。虜還走上山,漢軍追擊,殺數千人。單于大驚,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。陵且戰且引,南行數日,抵山谷中。連戰,士卒中矢傷,三創者載輦,兩創者將車,一創者持兵戰。陵曰:「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,何也?軍中豈有女子乎?」始軍出時,關東群盜妻子徙邊者隨軍為卒妻婦,大匿車中。陵搜得,皆劍斬之。明日復戰,斬首三千餘級。引兵東南,循故龍城道行,四五日,抵大澤葭葦中,虜從上風縱火,陵亦令軍中縱火以自救。南行至山下,單于在南山上,使其子將騎擊陵。陵軍步鬥樹木間,復殺數千人,因發連弩射單于,單于下走。是日捕得虜,言「單于曰:『此漢精兵,擊之不能下,日夜引吾南近塞,得毋有伏兵乎?』諸當戶君長皆言『單于自將數萬騎擊漢數千人不能滅,後無以復使邊臣,令漢益輕匈奴。復力戰山谷間,尚四五十里得平地,不能破,乃還。』」

是時陵軍益急,匈奴騎多,戰一日數十合,復傷殺虜二千餘人。虜不利,欲去,會陵軍候管敢為校尉所辱,亡降匈奴,具言「陵軍無後救,射矢且盡,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,以黃與白為幟,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。」成安侯者,穎川人,父韓千秋,故濟南相,奮擊南越戰死,武帝封子延年為侯,以校尉隨陵。單于得敢大喜,使騎並攻漢軍,疾呼曰:「李陵、韓延年趣降!」遂遮道急攻陵。陵居谷中,虜在山上,四面射,矢如雨下。漢軍南行,未至鞮汗山,一日五十萬矢皆盡,即棄車去。士尚三千餘人,徒斬車輻而持之,軍吏持尺刀,抵山入骥谷。單于遮其後,乘隅下壘石,士卒多死,不得行。昏後,陵便衣獨步出營,止左右:「毋隨我,丈夫一取單于耳!」良久,陵還,大息曰:「兵敗,死矣!」軍吏或曰:「將軍威震匈奴,天命不遂,後求道徑還歸,如浞野侯為虜所得,後亡還,天子客遇之,況於將軍乎!」陵曰:「公止!吾不死,非壯士也。」於是盡斬旌旗,及珍寶埋地中,陵歎曰:「復得數十矢,足以脫矣。今無兵復戰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。」令軍士人持二升糒,一半冰,期至遮虜鄣者相待。夜半時,擊鼓起士,鼓不鳴。陵與韓延年俱上馬,壯士從者十餘人。虜騎數千追之,韓延年戰死。陵曰:「無面目報陛下!」遂降。軍人分散,脫至塞者四百餘人。

文選、李陵、答蘇武書:

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,出征絕域。五將失道,陵獨遇戰,而裹萬里之糧,帥徒步之師;出天漢之外,入強胡之域;以五千之眾,對十萬之軍;策疲乏之兵,當新羈之馬。然猶斬將搴旗,追奔逐北,滅跡掃塵,斬其梟帥,使三軍之士,視死如歸。陵也不才,希當大任,意謂此時,功難堪矣。匈奴既敗,舉國興師。更練精兵,強逾十萬。單于臨陣,親自合圍。客主之形,既不相如;步馬之勢,又甚懸絕。疲兵再戰,一以當千,然猶扶乘創痛,決命爭首。死傷積野,餘不滿百,而皆扶病,不任干戈,然陵振臂一呼,創病皆起,舉刃指虜,胡馬奔走。兵盡矢窮,人無尺鐵,猶複徒首奮呼,爭為先登。當此時也,天地為陵震怒,戰士為陵飲血。單于謂陵不可複得,便欲引還,而賊臣教之,遂使複戰,故陵不免耳。

「註八」「武帝」首創年號,在位53年,共用了十一個年號,建元為西元前140~135年,元光為西元前134~129年,元朔為西元前128~123年,元狩為西元前122~117年,元鼎為西元前116~110年,元封為西元前110~105年,太初為西元前104~101年,天漢為西元前100~97年,太始為西元前96~93年,征和為西元前92~89年,後元為西元前88~87年。

漢書志大才輸目錄:漢書、目錄

蘇武學成歸國升官發財丶李陵流亡海外全家被殺( 漢書卷54、 李廣蘇建傳第24):2018-07-07星期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