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虎:另一個NBA中鋒

論語第十七 陽貨篇之一

陽貨想見孔子,帶了隻小豬當伴手禮,孔子不見他,陽貨只好留下小豬、走了,孔子並不想收他的禮物,所以,找個陽貨不在家時,回拜他,並且歸還了小豬,沒想到竟在回程遇上了陽貨,原文見論語、陽貨篇之一:

陽貨欲見孔子,孔子不見,歸孔子豚。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,遇諸塗。

為什麼孔子不想見陽貨,主要是陽貨為人不正:

陽貨是孔子家鄉魯國「三桓」之一季桓子的家臣,魯國政權為「三桓」把持,而陽貨又因故劫持了季桓子,魯國上下完全偏離了政治倫理(註一),所以孔子才不做官,這個時期大約是孔子42歲之後、50歲之前。

陽貨又名陽虎,「貨」是他的字,他去見孔子,是想叫孔子出來作官,原文見論語、陽貨篇之一:

謂孔子曰:「來!予與爾言。」曰:「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好從事而亟失時,可謂知乎?」曰:「不可。」「日月逝矣,歲不我與。」孔子曰:「諾。吾將仕矣。」

到了魯定公八年,公山不狃更和陽虎(陽貨)聯手綁架了老板季桓子,季桓子詐逃後追究,到了定公九年,陽虎只好出奔齊國「留學」去也,原文見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:

定公八年,公山不狃不得意於季氏,因陽虎為亂,欲廢三桓之適,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,遂執季桓子。桓子詐之,得脫。定公九年,陽虎不勝,奔于齊。是時孔子年五十。

綁架季桓子事件,公山不狃也找了孔子幫忙,孔子想去,但被子路阻止了。這一段有些奇怪,因為,雖然孔子說:「夫召我者豈徒哉?如用我,其為東周乎!」,但是,孔子應該不會想去參加「叛亂」,詳細的經過在左傳裡:「季寤、公鉏極、公山不狃、叔孫輒、叔仲志五人聯合陽虎,想一舉扳倒三桓,換上自己的傀儡,而孔子想的是扳倒三桓、還政於魯定公,所以,孔子才躍躍欲試,原文見註二」。公山不狃找孔子幫忙的原文,見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:

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,使人召孔子。孔子循道彌久,溫溫無所試,莫能己用,曰:「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,今費雖小,儻庶幾乎!」欲往。子路不說,止孔子。孔子曰:「夫召我者豈徒哉?如用我,其為東周乎!」然亦卒不行。

公山不狃找孔子幫忙、但被子路阻止一事,也見於論語、陽貨篇之五(公山弗擾即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的公山不狃):

公山弗擾以費畔,召,子欲往。子路不說,曰:「末之也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。」子曰:「夫召我者而豈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為東周乎?」

對照論語、陽貨篇之一、之五前後文,再參考史記、左傳,串聯成陽貨在魯國政治的翻雲覆雨的故事,彰顯出論語的編排有其意義,並非一句句的勵志名言而已。孔子在五十歲後官運好了起來、為魯國建功,五十六歲又失勢往衛國而去,停留十個月,受排擠,只好離開,在踏上往陳國的途中,被匡人誤認為是仇人陽貨(即陽虎),抓了起來,孔子五天後才脫險,原文見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:

將適陳,過匡,顏刻為僕,以其策指之曰:「昔吾入此,由彼缺也。」匡人聞之,以為魯之陽虎。陽虎嘗暴匡人,匡人於是遂止孔子。孔子狀類陽虎,拘焉五日

匡人怎麼會誤認為孔子是陽貨呢?原來,陽貨和身高兩百22公分的孔子一樣,人高馬大,是「另一個NBA中鋒」的料。

 

論語壞好乎目錄:論語、目錄

 

「註一」史記卷47、孔子世家:

桓子嬖臣曰仲梁懷,與陽虎有隙。陽虎欲逐懷,公山不狃止之。其秋,懷益驕,陽虎執懷。桓子怒,陽虎因囚桓子,與盟而醳之。陽虎由此益輕季氏。季氏亦僭於公室,陪臣執國政,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。故孔子不仕,退而脩詩書禮樂,弟子彌眾,至自遠方,莫不受業焉。

「註二」季寤、公鉏極、公山不狃、叔孫輒、叔仲志五人聯合陽虎,想一舉扳倒三桓,換上自己的傀儡,原文見春秋左傳、定公八年:

季寤,公鉏極,公山不狃,皆不得志於季氏,叔孫輒無寵於叔孫氏,叔仲志不得志於魯,故五人因陽虎,陽虎欲去三桓,以季寤更季氏,以叔孫輒更叔孫氏,己更孟氏

 

陽虎:另一個NBA中鋒(論語第十七、陽貨篇之一):2014-06-07星期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