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後代是革命先驅

史記卷121 儒林列傳

儒林列傳寫的是漢朝的「讀書人」,基本上,司馬遷是對這些「讀死書」的人頗有微詞。

漢朝的「讀書人」成長驚人,厲害的稱為「博士」,「博士」指導的研究生稱為「博士弟子」,西漢有三千人,東漢更到 達三萬人(註一),不論「博士」、「博士弟子」,這些都是小咖的,真正做官的才是大咖,趙綰(ㄨㄢˇ)、王臧、董仲舒、公孫弘等等,官作得大,人前得意,人後未必,像公孫弘是個典型的唯唯諾諾,更槽的是讀書人愛鬥爭傾軋,公孫弘就鬥死了主父偃

司馬遷雖然不爽這些「讀死書」,但對孔子、儒家則是正面看待,史記裡除了「儒林列傳」外,更有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,可見一般。

儒林列傳裡最特別的一人,就是孔子八世孫孔甲,又叫孔鮒(ㄈㄨˋ),讀過史記爆料的人都知道孔子有NBA中鋒的身高,也知道孔子不但能文、也能武,孔子甚至殺過人。這就不奇怪孔鮒參與了推翻秦朝的革命,原文見史記卷121、儒林列傳:

及至秦之季世,焚詩書,阬術士,六藝從此缺焉。陳涉之王也,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。於是孔甲為陳涉博士,卒與涉俱死。

中國到漢代以前基本上是封建傳承政權,即便所謂的堯舜禪讓,也不過是翁婿交接總統位子。推翻秦朝的革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民的「民主運動」,孔子後代孔鮒可說是革命先驅。可惜史記記錄得不多,只得看看「孔叢子、答問」(註一)。

孔鮒加入革命行列是經由陳國人武臣武臣陳勝的部將。原文見孔叢子、答問:

陳人有武臣謂子鮒曰:「夫聖人者、誠高材美稱也。吾謂聖人之智必見未形之前,功垂於身歿之後,立教而戾夫弗犯,吐言而辯事不破也。子之先君、可謂當之矣。 然韓子立法,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、紛如也。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。持久歷遠,遏姦勤善,韓氏未必非,孔氏未必得也。吾今而後乃知聖人無世不有爾。前聖後聖, 法制固不一也。若韓非者、亦當世之聖人也。子以為奚若?」

子鮒曰:「子信之為然,是故未免凡俗也。今世人有言高者,必以極天為稱,言下者,必以深淵為名。 是資世之談而無其實者也。好事而穿鑿者、必言經以自輔,援聖以自賢,欲以取信於群愚而度其說也。若諸子之書,其義皆然。吾先君之所自志也。請略說一隅,而 吾子審其信否焉。」

武臣曰:「諾。」

子鮒曰:「乃者、趙、韓、魏共并知氏。趙襄子之行賞,先加具臣,而後有功。《韓非書》云:『夫子善之。』引以張本,然 難之。豈有不似哉!然實非也。何以明其然?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,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、趙、魏伐鄭遇陳坦而還。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,而晉 四卿皆在也。後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。此先後甚遠,而韓非公稱之,曾無怍意,則世多好事之徒,皆非之罪也。故吾以是然口於小道,塞耳於諸子久矣,而子立尺表 以度天,直寸指以測淵,豫大道而不悟,信誣說以疑聖,殆非所望也。」

武臣叉手跪謝,施施而退。遂告人曰:「吾自以為學之博矣,而屈於孔氏,方知學不在多, 要在精之也。」

孔鮒成為革命「先驅」,而非「功成名就」,主因是陳勝的問題。武臣將孔鮒介紹給陳勝後,有個孔子的後人加持,陳勝當然覺得不錯,其實彼時孔子的儒家思想雖然已為世人所知,但是只是諸子百家之一,更因孔子在春秋戰國時並不成功,所以陳勝並非因為知識而看重孔鮒,卻是看上了鮒遺傳的孔子NBA中鋒的身高及其祖父大力士叔梁紇的體格。孔鮒既是孔子的後人,當然學問了得,在陳勝要派周章進攻秦國大將章邯時,看到陳勝輕敵,因而進言,講了幾次,陳勝聽多了之乎者也,耳朵生繭,有一天,陳勝乾脆對孔鮒說:「別用大道理,用生活化的例子講你的看法。」,孔鮒舉了個「月下偷桃」的例子:

梁國有個大力士陽由,力大無窮,可惜「力大無腦」,治家無方,管不了老婆,老婆天天擦香奈兒香水,拎個香奈包包就出門跑趴去了,久而久之,流言不斷,有一天,陽由火了,右手一把抓起老婆,左手拿了棍子,準備好好地「家暴」一番,陽由老婆情急之下一把抓向陽由的「要害」「子孫袋」,需知,男人的「陰囊」是全身最脆弱之處,陽由大叫一聲,全身無力,右手放了老婆,左手丟了棍棒,鄰居聞聲來看,只見一個有相撲冠軍體格的陽由倒在地上,瘦弱的陽由老婆一手叉腰,一手握著陽由的「子孫袋」,罵一句、揑一下,陽由只有求饒的份,觀戰的鄰居無不莞爾。

大力士陽由敗給弱女子老婆,全是因為輕敵啊!

陳勝聽完,回了句:「比喻很好,只是文不對題」,看不起孔鮒的下場,終致落敗身死,可惜孔鮒也被拖下水。原文見孔叢子、答問:

陳王涉使周章為將西入關,將以入秦。

秦使將章邯距之。陳王以秦國之亂也,有輕之之意。勢若有餘而不設敵備。

博士、大師諫曰:「章邯、秦之名將,周章非其敵也。今王使霈然自得而不設備,臣竊惑焉。夫雖天之所命、其禍福吉凶大者在天,小者由人。今王不修人利以應天祥,若跌而不振,悔之無及也。」

王曰:「寡人之 君、先生無累也。請先生息慮也。」

又諫曰:「臣聞《兵法》:無恃敵之不我功,恃吾之不可攻也。今恃敵而不自恃,非良計也。」

王曰:「先生所言、計策深妙, 予不識也。先生休矣。」

已而告人曰:「儒者可與守成,難與進取,信哉!」

博士他日復諫曰:「臣聞國大兵眾,無備難恃。一人善射,百夫決舍。章邯梟將,卒皆 死士也。周章弱懦,使彼席卷來前,莫有當其鋒者。」

王曰:「先生所稱,寡人昧昧焉,願以人間近事喻之。」

答曰:「流俗之士、臣所不忍也。今王命之,敢不盡 情。願王察之也。臣昔在梁,梁人有陽由者,其力扛鼎,伎巧過人,骨騰肉飛,手搏巉獸,國人懼之。然無治室之訓,禮教不立,妻不畏憚,浸相媟瀆,方乃積怒,妻坐於床答焉。由乃左手建杖,右手制其頭。妻亦奮恚,因受以背,使杖擊之,而自撮其陰。由乃什也,氣絕而不能興。鄰人聞其凶凶也,窺而見之,趣而救 之。妻愈戇忿,莫肯舍旃。或發其裳,然後乃放。夫以無敵之伎力而劣於女子之手者、何?以輕之、無備故也。今王與秦角強弱,非若由之夫妻也,而輕秦過甚。臣是以懼。故區區之心,欲王備慮之也。」

王曰:「譬類誠佳,然實不同也。」弗聽。周章果敗,而無後救,邯遂進兵擊陳王,師大敗。

司馬遷寫儒林列傳,就如同其他各篇,必有其深意,沒有孔鮒這「月下偷桃」的故事,那能對比出漢朝一群唯唯諾諾愛鬥爭傾軋的腐儒?也就看不到那種在上者作賤其下、在下者自甘墮落的社會現實,更看不到歷史巨輪一代英主,不過爾爾。「史記爆料」的研發精神,由孔鮒的「月下偷桃」,將「司馬遷寫儒林列傳」的真意呈現在21世紀讀者眼前。

您!喜歡這孔鮒的「月下偷桃」故事嗎?

更多史記爆料,下回分解。

史記爆料目錄:三民新譯史記–目錄

「註一」:三民書局新譯史記4766頁注釋153。三民書局新譯史記4762頁注釋55。

 

孔子後代是革命先驅(史記卷121、儒林列傳):2013年05月23日星期四